一段武林佳话—郝孙关系的评析

分类:武学研究
2012-06-27 10:20 阅读(?)评论(0)

 

一段武林佳话—郝孙关系的评析 

                           ------ 清悟子 

 

郝孙之关系本是一段武林佳话,一个侠肝义胆,助人于危难,一个受人之恩以传拳相报,成就孙门武学。在郝孙两位前辈问题上本不想多言,但看到因此而引发的门派之争深为痛心,且有损两位前辈英名,故借此之 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将有关争议部分进行客观的刨析,与有关同道和研究者商榷。目的是能摒弃门派之争〔孙公技参百家,无门户之见〕,热爱孙门武学和武派太极的朋友不仅崇拜前辈们的武学成就,亦为垂范后人的崇高武德和人格魅力所倾倒。愿有识之士继承前辈的德艺双修的武学思想,为武学发展以尽绵薄。 

 

一、郝与孙关系问题 

 

郝孙是朋友关系还是师生关系呢?,笔者将有关文字从《孙禄堂武学录》摘录如下: 

 1 、孙氏《太极拳学》自序中写到:“…亦畲先生,有作五字诀,传郝为真先生。先生以数十年之研究,深得其拳之奥妙。余受教于为真先生,朝夕习练,数年之九略明大概之理。…”。 

 2 、孙氏《拳意述真》中"先生,讳和,字为祯,直隶广平永年县人。受太极拳术<于亦畲">于亦畲先生。昔年访友来北京,经友人介绍,与先生相识。见先生身体魁伟,容貌温和,言皆中理,身体动止和顺自然余与先生遂相投契。未几,先生患痢疾甚剧,因初次来京不久朋友甚少,所识者惟同乡杨健侯先生耳余遂为真先生请医服药,朝夕服侍,月余而愈。先生呼余曰:‘吾二人本无至交,萍水相逢,如此相待实无可报。’余曰:‘此事先生不必在心。俗云:四海之内皆朋友,况同道呼。’先生云:‘我实心感,欲将我平生所学之拳术传与君,愿否?’余曰:‘恐求之不得耳。’余朝故请先生至家中,朝夕受先生教授,数月得其大概。…” 

 3 、陈曾则先生《拳意述真》序言中写到:“…先生年五十余,有郝先生为祯者,来自广平,郝善太极拳术,又从问其意郝先生曰:‘异哉,吾一言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 

 4 、 先生《孙禄堂先生行状》一文:“…并得郝维祯〔为真〕太极之传。…” 

 5 、陈微明作的《孙禄堂先生传》中云:“…后遇郝维祯〔为真〕先生,得太极之传。…” 

 6 、《孙禄堂武学录孙剑云先生写的前言:“…初拜形意拳名家李奎垣为师,实从郭云深〔李奎垣之师〕习练形意拳最久。后又师从八卦掌名家程廷华习练八卦拳,师太极拳名家郝为真">家郝为真先生习练太极拳。…” 

从上述摘录的文字中看,如:师、从、受教于、得…之传、朝夕受先生教授等等均没有看出是“朋友”而非“师”的含义。且《拳意述真》师辈以上者方列其中孙剑云先生更是直陈为:"师郝为真先生”,应该说从正式的文献上看师承关系是比较明确的。 

从历代中国武术历史的记载来看,师承关系是非常受关注的。一方面“师出无门、代师传艺、坟前拜师”等在武术界是颇受争议的,另一方面非师承关系是难获真传的。以  先生武学修为,必深知此理。在郝孙关系上体现了孙先生虚怀若谷,精益求精,学人所长的可贵品格和传统的尊师重道的美德。郝孙的师承关系,非但无损孙公名誉,更为后人所敬仰郝先生亦是忠义之士,感恩图报,在当时相对保守的年代,主动提出将衷爱一生的太极拳相传,并倾囊而授,难道不是一段感人的佳话吗?从成就孙氏武学的意义上郝先生永远值得我们尊敬。郝孙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先友后师、亦友亦师。 

 

二、关于郝孙武学成就及有关争议的刨析  

郝孙相识于 1912 年,时年郝 63 岁,孙 52 岁。相识地点:北京四民武术社。 郝先生跟随李亦畲先生研习太极数十年,深得其奥妙,功力至纯,以入炉火纯青之神明境界。此评述是基于郝先生对太极传播的贡献和影响,及其传人的功夫和郝月如、郝少如太极拳理论方面的成就综合研究和考证而论的,无溢美之意先生以四十年武学实践,武学正值巅峰时期期,八卦拳更是臻造极之境。 以《内家拳旧闻》等说法孙郝功夫争论主要集中在四民武术社,很多人以四民武术社后人讲述为依据的。主要是说,孙和郝在四民武术社见面后,郝孙谈及太极之理,并相互搭手,孙用郝说的方式将郝放出。郝知道功夫不如孙因此也就没有留在四民武术社而且有些文章更将陈微明为《拳意述真》作序的一段文字拿来左证郝先生曰:‘异哉,吾一言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上述记述有明显的漏洞,因而降低了可信度。我们就相关问题进行刨析: 1 、上面的说法可以认为孙郝没有正式比手,亦无正式比武记载; 2 、作为功至神明的太极拳高手,搭手被放出的说法是不合理的,除非给劲,懂劲的朋友应该有体会; 3 、以陈微明的话为左证确有牵强,以孙先生四十年功力,功入化境能通悟其理,郝的赞誉是正常的,这点上并不能说明孙的功夫就高于郝; 4 、试想若先生较孙功夫逊色到搭手即出的地步,那在以前就叫:栽了。不是离开四民武术社的问题,而是立刻反乡的问题。 5 、孙郝的关系是建立在“相投契”基础上的,郝病困旅社,孙能亲自为其请医服药,也缘于此。郝感恩图报,以传拳相报,完全是基于对衷爱如生命的太极拳的自信,否则以孙先生当时的武林声望,技不如人,焉能为师,即使郝有感恩之心,断羞于提及传拳以报的; 6 、四民武术社作为形意拳的道场,由于门户之见,提供口述资料的倾向性是难免的。且郝先生来自乡下,又受同乡冷遇, 招世俗轻视也可以理解。四民是否有意聘郝先生为教习郝先生是否愿意接受郝先生离开四民或许另有隐情。 7 、“余朝故请先生至家中,朝夕受先生教授,数月得其大概。…”而后三四年方融汇贯通,说明以孙先生之境界,太极拳也不是一语通悟就能技艺加身的。 至于说郝先生到天津遇李玉林而不能胜,未见相关史料,疑为杜撰。 关于龚剑堂、支燮堂、李天骥、吴章淮、杨世垣等人提供的记述作为史学研究可为参考,难为史据。因为郝孙相识之时以上各位在那里?并不是郝孙关系的直接见证人,他们的信息也是间接来源,倾向性和可信度尚存质疑,当进一步考证。 有人提出孙门开合手缘自郝先生为教学而创编的,此无史料支持,不宜采信。 在题为《<郝为真先生轶事》一篇短文中有一段文字:“…孙禄堂者名福全,河北完县人,长于形意八卦各拳,因闻先生名,拜愿门墙,先生谦逊不获,略与讲解,禄堂即心悦成服侍奉甚殷,是先生因水土不服患泄痢夜半如厕,禄堂常扶之行,先生少用意,禄堂即站立不稳,因曰吾师泄痢多日,日也数次,犹能玩我若婴儿使…”此段文字没有史实依据,歪曲了郝孙关系之嫌。门派之争,名利之使,互相轻 * 当以此为戒。 如果一定要对郝孙武学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讲:是时郝孙功力在伯仲之间,各有所长。由于郝先生武学实践基本集中在冀南一带,而孙先生得数位明师真传,青年即壮游大江南北,武林阅历和实战经验更为丰富,在技击领域的研究方面当胜一筹。 

 

三、尊师重道,发扬武学精神  

孙郝之关系是一段武林佳话,其精神足以垂范后人,我们在继承前辈武学思想的同时,当学习其高尚武德和可贵品格,应放弃门户之见,不要拿两先生的关系为名利之私,说长道短,以损害两位前辈的声誉。我们应着眼于武学精神和武学理论技艺的研究和继承,在武学研究上要防止陷于为我独尊的狭碍,当圆融百家之长。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应排除主观倾向,以史实为依据,客观而不流于偏颇。愿所有武学爱好者摒弃陋习共同参悟提高  

 

 

  最后修改于 2012-06-27 12:49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